期刊学术共同体有其内在的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只有尊重学术规律,强化学术创新,加强学术期刊人的自律精神,建立期刊学术共同体同行评价主导的、具有公信力的内在评价价值尺度,才能真正提升期刊学术共同体的生存活力。
在大数据时代,因信息的生产方式、记载手段、传播途径以及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人们对知识和信息主体的需要和价值判断也随之改变。同时,大数据具有速率、体量、多样性、价值密度四大特征,进而引起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范式发生改变。在此背景下,便捷、快速、简短的“轻型”知识与信息更适合大众阅读需求,而以生产、记录、传播“重型”学术知识与科学信息为追求的学术期刊则不可避免地遭遇诸多挑战和困境。直面困境与危机,不断融合与创新,构建与时代精神、大众需求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术期刊共同体,是学术期刊迎接挑战、走出困境的重要路径。
一
学术活动主要涵括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学术创新、学术传播与成果推广及应用。随着学科的细分,严格、系统、专门、精深的学术活动越来越不可能由学术个体独自完成,而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随着学者之间交流与融合的增多,多种多样的“学术共同体”便应运而生。
学术共同体是为了共同的生活兴趣、学术理念和价值追求,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化生活、精神气质、行业规范和专业技能,能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的学者组成的一个临时性社会群体。就范围来讲,学术共同体一般有五个层次:世界范围的最广泛的顶级国际学术组织;国别学术研究系统;相同学科门类的学者联合体;专业领域的学术圈;某一研究方向的学术协作组织。各层次都有固定的组织架构、核心的学术制度和共同的道德规范。学术共同体有主体同一、目标一致、领域相近、制度规范的共同特性。
这些学术共同体的社会组织大致可以按照行政关系、学科领域、学术观点、学术交流、学术载体等要素来加以细分。其中,以学术载体为核心形成的学术共同体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现阶段主要表现形式是学术期刊、学术报纸、学术数据库、学术网站乃至学术微博、微信等。这种比较新颖的学术共同体目前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冲击下还存在很多现实困境,其发展路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
我国学术期刊种类繁多,但在刊物细分、办刊模式、学术影响、国际交流、作者队伍、编辑团队、编辑流程、评价方式、运营状况等众多领域,都与期刊发展大国存在不小的差距。自2013年期刊“拐点”的到来,学术期刊在外部办刊环境和内在办刊机制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存在诸多现实困境。
一是体制困境。在我国,政府和行政权力对学术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术资源的分配主要是政府主导的以学术资助、科研奖励等方式进行。这种国际通行的课题立项的学术资助等方式并无不当,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或者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学术资助的计划性与学术研究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探索的矛盾;课题指南的范围有限性与学术研究的边界无限性的矛盾;学术圈的精英话语霸权与学术大众的广泛需求的矛盾;学术评价的同行认可与实际的以量取胜的期刊认可和机构认可的矛盾。
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资源分配方面,行政主导更是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例如,资源分配在地域上极其不平衡,期刊强省或大省一般在政治中心或者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学术期刊资源在地域上的浪费或紧缺。此外,学术期刊大多归属政府部门或者科研院所,无论是编辑部体制还是出版社体制,抑或研究院体制,学术期刊基本上属于所在单位的边缘部门,往往被视作为科研、学科、教学服务的一种依附性部门。因此,相对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乃至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学术期刊的服务性、依附性、边缘性特点基本成了依托单位的思维定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术期刊对时代精神、大众需求和社会生活的适应,制约了学术期刊的创新与发展。
二是评价困境。学术研究近年来显露出勃勃生机,但是现实却不容乐观。2014年10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成果问题反思大调查”结果显示,50.4%的受访者认为“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26.9%的受访者认为“研究内容碎片化”;22.7%的受访者认为“选题重复太高”。
在我国,卓有影响的期刊学术共同体偏少,高质量学术成果不足,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偏低……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一定的乱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学术界的共识。概言之,这种乱象的表征无外乎学术成果与学术评价。毋庸讳言,正是体制困境导致了学术期刊的评价困境,是资源分配背后的利益驱动导致了学术研究乱象丛生。
学术成果的发表,离不开学术期刊;学术期刊的建设,离不开学术评价;学术评价的科学合理与否,首先必须解决“谁来评”、“评什么”和“如何评”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长期困扰中国学术界、期刊界,而且一直为学术界、期刊界所诟病。困扰的原因就是固化的体制与固化的利益紧紧相连。换言之,我国学术期刊发展与转型面临的根本困境既是体制问题,又是评价问题,当然更是利益问题。体制问题与利益问题影响到学术期刊,就形成了对期刊的分类定级与定性评价,但这种期刊评价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主体失位、创新缺少、质量弱化、方式简单、公信力不高等问题。科学评价正是破解固化利益、推进学术期刊改革与发展的不二法门。没有对现有固化体制与固化利益的破解,学术期刊改革就不可能真正推进。
三是机制困境。大数据的作用在于体现价值,而不仅是发现知识。大数据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它不仅使数据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更有助于人们获得新的认知,还加速了人们对知识与信息本身的价值判断和需求取舍的改变。与此同时,大资料也引起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较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来说,它能够更方便地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最新成果及研究手段,从而有效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实现真正的交叉、渗透和结合,使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真正成为可能。
时代变革了,但是学术期刊的运行机制却相对固化。从学术期刊自身层面来说,经费不足、人才青黄不接、“单兵作战”,学术期刊根本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也没有充分认识或者真正融入到大数据时代,绝大多数学术期刊仍然固守传统办刊方式苦撑危局;从体制困境和评价困境层面来说,它们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术刊物的办刊机制困境,影响学术期刊的转型与变革。这些机制困境归纳起来就是:多头管理导致的管理不善,期刊边缘化倾向导致的投入不多,传统办刊方式在新媒体冲击下导致的创新不足,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导致的运转不灵,等等。
四是传播困境。国际化、信息化、数字化是学术期刊变革的要求和目标。在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大资料成百倍、成千倍地扩大了数据的范围,扩充了学术期刊的用稿方式和刊载内容。新媒体的数字化优势,更是让传播的时空壁垒荡然无存。
数字化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生产知识、存储文字图像、传播信息、消费文化的方式,也加速了人们对知识与信息本身的价值判断和主体需要的改变。数字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以“重型”信息生产、传播的传统期刊在生存与发展问题上呈现出“时空压缩”的方式,导致固守在传统运行体制中的学术期刊日益面临深层次的发展危机,跟不上时代精神、社会运行的节拍,从而加重了其传播和发展困境。
三
学术期刊本身相对固化相对传统的宏观体制与微观机制,在深刻变革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面前不堪一击,其发展也岌岌可危。直面危机,迎接挑战,加速融合,不断创新,建立与时代精神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期刊学术共同体是学术期刊走出困境、良性发展的有利路径。
加快融合,引领期刊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学术共同体对学术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创新学术、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主体。期刊学术共同体也不例外。没有融合,也就不可能有期刊学术共同体。对于如何融合,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已有权威意见,而且国家层面的媒体融合是涉及多个层面的深度融合,是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优势互补的一体融合,是“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传播”的线上、线下复合融合。只有全方位、多手段、跨边界(地域、领域、媒体、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才可能引领期刊学术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促进创新,提升期刊学术共同体的活力。一般来说,好的学术期刊有优秀的作者队伍和编校对伍,有严谨的评审程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因而它所刊发的文章大多是具备原创精神的好文章。换言之,“以刊评文”在某种意义上是合理的,或者说有其合理边界,但是并非所谓的权威期刊发表的每一篇文章就一定是优秀的。很多真正意义上具备创新精神的好文章并不都是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的。
期刊学术共同体应以追求真理、理性为宗旨,在学术活动中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期刊学术共同体有其内在的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只有尊重学术规律,强化学术创新,加强学术期刊人的自律精神,建立期刊学术共同体同行评价主导的、具有公信力的内在评价价值尺度,才能真正提升期刊学术共同体的生存活力。
构建新的平台,促进期刊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学术期刊本身就是平台,为什么还要构建新的平台呢?这是因为无论是专业性期刊还是综合性期刊,都不同程度地面临体制机制等现实困境,有约束自身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如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期刊学术共同体平台建设在这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始于2012年由国家社科基金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建设的国家期刊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国外著名的期刊数据库有Springer、Elsevier、EI、SCI、SSCI、A&HCI等也都具有多方面的学术功能。在这方面,笔者也曾经参与过多方面的期刊学术共同体构建实践。如,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方阵建设,整合全校13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采编网络、作者网络、读者网络和发行网络,建设共同的资源共享、评价共享、责任共担的数字化评审、展示与推送平台,等等。总之,加快融合、创新与发展,促进期刊学术共同体的实质性建设,是学术期刊走出现阶段发展困境、迎接数字化挑战的重要路径。
(作者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刘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