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期刊出版数量上已成为世界学术期刊出版大国,但并非学术期刊出版强国。针对这一现状,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关于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的提案》,得到其他20名委员的联名,呼吁通过实施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加大政策引导和经费资助,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此外,针对我国盲人群众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亟待得到多方面扶持这一现状,李东东等委员联名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推动盲人出版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于学术期刊建设的提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期刊的数量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的学术期刊不断增多。但目前,国内学术期刊总体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术期刊质量仍然不高;整体水平与更好地服务科研事业和创新型国家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我国跨越式发展的科学研究水平不相适应,与我国作为期刊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对学术期刊的发展缺乏系统的宏观战略规划,学术期刊择优扶持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缺乏国家级重点项目的支持和引导,对学术期刊的经费支持相对不足;政府资助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
据此,李东东等委员建议,通过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完善学术期刊的出版保障机制,加大对学术期刊出版扶持力度。在具体工作举措上,提案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遴选与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政府主导,设立专门项目,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遴选标准和选拔机制,优中选优,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瞄准国际先进期刊阵列的“重点跨越”学术期刊,培育一批具备国际水平、有潜力快速发展的“重点培育”学术期刊。
第二,推进建设重点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支持重点学术期刊面向海内外选拔学术带头人进入主编、编委会、编辑部队伍,面向海内外组织高质量稿源,建立国际化的审稿人队伍、作者队伍,不断提高稿件内容的学术质量水平;支持重点学术期刊远程编审系统国际化,改造或使用国际通行的远程采编系统,引进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保障同行评议的审稿质量和审稿效率。
第三,全面推进重点学术期刊传播能力建设。支持重点学术期刊自建或参与重要的国内外出版发行渠道、发行平台,扩大刊物在海内外科学界的直接影响力;支持重点学术期刊建立自主门户网站或参与学科门户、地区重大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提高重点学术期刊网络发布能力,提高重点学术期刊国内外网络影响力;支持重点学术期刊开展外语版本出版,支持我国特色研究代表性成果的外语出版。
第四,全面推进重点学术期刊出版效率建设。支持重点学术期刊不断优化出版流程、缩短刊期、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发表效率的措施;支持重点学术期刊在纸本出版同时,加强网络化、数字化出版工程建设,支持刊物数字出版的全面改造。
第五,全面提升重点学术期刊专业人才建设水平。支持开展重点学术期刊主编、编辑人才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学者互访活动,推进编辑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支持学术期刊发展急需的市场经营人才、技术支撑人才、管理人才的遴选、使用和培养。
《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发展盲文出版事业的提案》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盲文出版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在维护盲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在帮助盲人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自强自立、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方面,在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盲文书刊年均出版600多种、20多万册,平均约2.5万盲人才有一种盲文书,约100个盲人才有一册盲文书,远远低于我国明眼人人均拥有5册图书的水平。同时,盲人能够享受到的出版物资源仅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五百分之一,相差悬殊。长此以往,在知识和信息获取方面,将严重制约广大盲人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据此,在具体工作举措上,提案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国家设立盲人读物出版专项资金;第二,盲文教材(包括大字本读物)全部由政府出资采购;第三,加大对中国盲文出版社生产硬件设施的支持力度;第四,国家投资研发盲人信息无障碍产品;第五,国家财政每年安排盲文出版人才引进培养资金。
作者:李雪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时间:2011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