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赵琳琳,王智超,陈彦汝,审核:范敬群,摄影:张松涛)第二届动物疾病与健康国际研讨会(2nd Animal Disease and Health Forum)于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Animal Disease杂志、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学院和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和《养殖与饲料》杂志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L. David Sibley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士日内瓦大学Dominique Soldati-Favre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爱荷华州立大学张启敬教授,美国微生物学会院士、丹纳赫集团汤一苇教授,美国医学院院士、堪萨斯州立大学Jürgen A. Richt教授,Animal Diseases主编、华中农业大学傅振芳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李向东老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易中懿先生,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金智恩女士、卡巴利先生、蔡畅女士,以及来自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实验室、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日本北里大学、印度尼西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全球动物疾病研究领域优势机构和产业一线的300余名研发人员参加了研讨会。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出版人、华中农大期刊中心各刊代表以及相关主办方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创新科学和技术在动物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推动动物健康领域的跨学科合作。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设置了开幕报告、特邀报告、主题报告和青年论坛等环节,分流行病与病原学、病原-宿主互作与感染机制、防控新技术三个主题,全球42位动物疾病研究领域的优秀科学家报告最新研究进展。特别关注的是,研讨会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携手,共同开展“RENOFARM”青年墙报挑战赛,在全球青年中大力推广“同一健康”理念。
第二届动物疾病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大会现场
11月16日开幕式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先生致辞。他首先代表江苏省农科院对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简要回顾了江苏省农科院的悠久发展历史与辉煌成就。他强调,随着全球化加速演进,动物疾病的跨境传播风险不断加剧,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构成了严峻挑战,对兽医学科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江苏省农科院坚持以全球化视野开放办院,希望通过“动物疾病与健康国际研讨会”这个高端开放的平台,进一步拓宽与国内外同行在动物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互补优势,力争在兽医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深化产学研融合,为推动畜牧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智赋能。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致辞
华中农业大学校党委常委李向东代表主办方致辞,他首先向出席本届研讨会的嘉宾和与会代表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华中农业大学在动物疾病领域有着强大的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学校高度重视期刊工作,创办了《动物疾病》等一系列英文新刊,《动物疾病》今年被ESCI收录,是中国第一本被收录的兽医学领域期刊。《动物疾病》杂志于2022年牵头发起的“动物疾病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正在成为促进全球动物疾病科研创新和综合防控领域开展学术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的重要平台。希望该论坛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为实现同一健康愿景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校党委常委李向东致辞
《Animal Diseases》主编、世界知名狂犬病研究专家傅振芳教授致辞并主持了开幕式报告。他首先代表《Animal Diseases》编辑部向出席本届研讨会的嘉宾和与会代表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动物疾病每年给全球畜牧业造成大约20%的损失,新发和再发动物疾病仍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Animal Diseases杂志坚持“同一健康”的理念,出版关于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人畜共患病基础和应用研究中最前沿和最创新的论文。本次会议的许多发言者都是动物疾病杂志的编辑委员或投稿人。动物疾病杂志将继续与兽医学和动物饲养学领域的科学家合作,努力为全球学者提供一个世界级的平台进行学术交流。
Animal Diseases主编傅振芳教授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教授做了《创新与实践:维护兽医公共安全和同一个健康》的开幕报告。金梅林院士指出,动物、人类、生态是一个系统整体,强调了加强人畜共患与新发突发疫病防控技术研发的重要性,提出了多维度生物防控技术策略,通过预警检测、疫苗创新、植物及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发掘、生物制造等多种技术创新手段,以提升我国在动物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整体实力,为建设人类与动物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华中农业大学期刊中心范敬群主任主持16日上午的开幕式。
金梅林院士作报告
美国医学院院士、堪萨斯州立大学Jürgen A. Richt教授和Animal Diseases副主编、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申邦教授联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David Sibley院士报告题目是《隐孢子虫病: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他分享了人类特异性病原体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隐孢子虫。David Sibley团队开发了针对人类特异性病原体的体外模型,并发现某些共感染情况可能对病毒共感染产生抑制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解和控制多重感染提供了新视角。研究还发现长链脂肪酸可以促进隐孢子虫生长,而吲哚类化合物对隐孢子虫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这些发现为理解病原体相互作用和开发新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David Sibley院士作报告
张启敬院士报告了人畜共患弯曲杆菌对动物农业与公共健康的潜在威胁。他指出,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弯曲杆菌对动物农业和公共健康存在潜在隐患。一方面高毒性和耐抗生素的弯曲杆菌克隆不断出现,导致动物和人类疾病爆发;另一方面绵羊流产独特克隆型致病菌ST-8具有诱导全身感染的能力,主要归因于外膜蛋白的突变。目前亟待新型疫苗的研制,以期达到控制高毒性弯曲杆菌的目的。
张启敬院士作报告
Dominique Soldati-Favre院士报告具体阐释了弓形虫细胞动力性切割的分子机制。其团队研究人员发现,刚地弓形虫细胞存在可受控的裂解性生长周期,肌球蛋白的存在可促进其分裂,且子细胞并未完全分离(GC依赖性)。进一步探究了刚地弓形虫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应蛋白的变化,为弓形虫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Soldati-Favre院士作报告
汤一苇院士着重探讨了结核病实验室诊断与监控的主要方法以及面临的难题,以及转录组技术在结核病转化研究中的应用,其团队通过系统搜索以及多队列分析最终确定了3个基因(GBP5、DUSP3、KLF2)作为结核病的生物标志物。最后他还提出了一些促进转化研究的策略,为未来结核病实验室转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汤一苇院士作报告
来自FAO的Jieun Kim博士报告了粮农组织在疾病控制与促进动物健康中的作用,展示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动物健康、可持续畜牧业系统以及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就。报告强调了动物健康可持续畜牧业以及“One Health”的重要性,FAO希望通过促进动物卫生系统的投资、FAO参考中心的建设以及支持疫苗创新保障动物健康从而达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FAO的Emmanuel Kabali博士主要介绍了可持续地降低农业食品系统中抗微生物药物的需求。目前FAO通过“One Health”的理念与方法在农业食品系统中对抗AMR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提出减少农场抗菌药物需求的倡议(RENOFARM),通过创新技术和实地参与来减少农业食品系统中抗菌药物的需求,改善农业环境,获得国家以及国际支持行动,以实现更加健康的农业食品系统。
16日下午至17日全天,主会场共设3个核心主题:流行病与病源学、病原宿主互作与感染致病机制以及防控新技术,共有18场精彩的国际学术报告。
Animal Diseases副主编、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Ian Robertson教授和Animal Diseases执行主编、华中农业大学崔旻教授主持了16日下午的流行病与病原学专场。
Ian Robertson教授作报告《21世纪的新兴挑战——气候变化与牲畜健康》。他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动物健康的影响,指出极端天气事件可导致动物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生产效率下降。气候敏感性传染病如蜱传脑炎和蓝舌病的传播范围也在扩大。畜牧业直接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土地退化、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目前面临的挑战包括平衡生产力、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制定改进生产力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策略。他呼吁应理解疾病的多因素性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当地疾病及新兴疾病的变化趋势,发展跨学科和流行病学技能,识别可干预的风险因素,并强调人们应积极参与和支持农业和畜牧业创新,减少碳足迹,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交通方式,减少被动浪费。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Xander de Haan教授报告了流感A型病毒与唾液糖胺受体在黏膜界面的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进展。他的团队使用了重组可溶性的包膜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模拟物,并结合固相结合及切割实验和生物层干涉测量技术来评估HA和NA在病毒颗粒中的功能平衡。他重点研究了病毒与唾液酸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病毒内吞、组织趋向性和致病性的影响。通过理解病毒-受体这些动态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病毒的跨物种传播能力,并为防控这些病原体提供新的策略。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赵东明教授作报告《非洲猪瘟病毒在中国的分子特征研究》。他分析了目前非洲猪瘟(ASF)对全球生猪业的严峻挑战,介绍了中国最早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分离和表征,并展示了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ASFV野毒株已出现进化、突变及基因重组。因此,开发具有良好交叉保护的新型疫苗对ASF的预防和控制意义重大。
中国科学院大学乐敏教授作报告《开端的终结-白痢沙门氏菌的根除》。其团队研究发现禽特异沙门菌全球流行率为8.5%,尤其在亚洲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流行率较高。他提出了宿主特异性病原菌“以退为进”实现高毒力/传播力“双赢”的新机制,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根除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还展示了其团队在快速诊断与耐药谱检测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
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实验室岳根华教授报告了亚洲海鲈(Lates calcearifer)养殖中的主要疾病及其管理策略。他强调了分子育种技术在提高亚洲海鲈抗病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做好精准投喂管理可以提高亚洲海鲈的生长速度。他认为,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亚洲海鲈可能会面临新的疾病挑战,需要加快合作开发新的疫苗和健康管理策略。
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Frank Seeber教授作报告《人体弓形虫感染的德国及欧洲研究视角与启示》。他强调了弓形虫感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风险,深入分析了弓形虫感染在德国及欧洲的现状,指出弓形虫感染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因素,强调了协调监测系统的重要性,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扬州大学刘爵教授和Animal Diseases副主编、华南农业大学冯耀宇教授主持了17日上午的病原-宿主互作与感染机制专场。
日本北里大学胡东良教授报告了细菌超抗原的分子特性以及生物学多功能性。他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许多不同的毒力因子,从1995年起逐渐发现了一系列超抗原(SAgs),这些超抗原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能够靶向不同的细胞如T细胞、B细胞以及抗原递呈细胞从而激活这些细胞进而产生后续细胞因子风暴。他通过详细的图示和数据,展示了超级抗原的多样性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
华南农业大学肖立华教授作报告《隐孢子虫毒力相关基因的鉴定》。他指出,在隐孢子虫不同生命周期过程中,许多不同的毒力因子发挥不同的功能。如敲除毒力因子GP60可显著减少隐孢子虫的毒力,SKSE1基因敲除可以显著减少隐孢子虫造成的肠道损伤、增加绒毛/隐窝比率并减少寄生虫负担。进一步分析了隐孢子虫亚型在自然宿主中的毒力差异,以及GP60和SKSR1基因在宿主感染性和毒力中的作用,强调了研究这些基因作用机制的重要性。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Boris Striepen教授告详细地介绍了隐孢子虫的生命周期、性繁殖机制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其团队使用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了隐孢子虫在培养和感染动物中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基因表达程序,发现Myb-M是最早且显著上调的雄性基因,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使寄生虫转变为雄性。不同的寄生虫因子对隐孢子虫的毒力和持久性有不同的影响。这些研究为理解隐孢子虫的生物学和控制其感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Berend Jan Bosch教授揭示了中和抗体所揭示的冠状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与刺突蛋白动态。他详细地介绍了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感染机制、免疫逃逸策略,为理解冠状病毒的感染和免疫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此外,针对 SARS-CoV-2 的抗体开发也是其研究的重点。由于SARS-CoV-2能通过刺突蛋白突变从而实现免疫逃逸,其团队深入研究了针对SARS-CoV-2刺突蛋白的人单克隆抗体,为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Mengfei Ho教授报告了坏死毒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其团队以皮肤坏死毒素为切入点,近年来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他分析了坏死毒素的相关基因,解析了其蛋白质结构,为理解其作用机制、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西湖大学陶亮教授揭示了艰难梭菌流行性菌株毒素的致病机制及其临床意义。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一种常见病原体,近年来因其流行菌株产生的毒素而引起广泛关注。报告指出了引起艰难梭菌感染的关键毒力因子及其对应细胞受体,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毒力因子识别宿主上皮细胞启动疾病感染的具体过程,为开发针对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起点。
日本北里大学Takano Tomomi教授作报告《猫致命性冠状病毒感染——猫传染性腹膜炎》。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变异引起的严重疾病,主要影响猫科动物。他介绍了该病引起的典型临床症状及特征性病理变化,分析了猫科动物冠状病毒的血清型及表型,并对FIPV感染后抗体依赖性增强(ADE)的作用机制展开重点论述,对FIP疫苗及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Animal Diseases副主编、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Shafiqul Chowdhury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何启盖教授主持了17日下午的防控新技术专场。
Shafiqul Chowdhury教授报告了基于动物疱疹病毒载体的亚单位疫苗在兽医中的应用研究。其实验室成员以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 1,BoHV-1)为模型系统,探索动物疱疹病毒发病机制的分子基础,深入研究非必需包膜蛋白在动物疱疹病毒神经发病和免疫逃避中的作用,并成功研制出动物疱疹病毒载体亚单位疫苗,对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新一代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全面展示了其实验室在ASFV结构生物学、感染机制及生物安全控制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低温电镜技术,揭示了ASFV病毒颗粒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发现ASFV编码的I7L蛋白通过抑制宿主的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病毒的致病性,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提出了基于生物安全的ASF控制策略,并研发了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从不同的角度去防控。在生成适应细胞系的ASFV方面,获得了一株可以有较好感染率的293T细胞系。以上研究成果对于ASFV病毒研究和疫苗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印度尼西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IGNK Mahardika教授作报告《攻克非洲猪瘟病毒的替代途径——血清康复疗法与含非结构蛋白疫苗的联合策略》。他详细介绍了康复期血清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在治疗ASFV感染中的研究进展和潜在应用,展示了其团队在开发含有ASFV非结构蛋白的疫苗方面的最新成果,这些蛋白在病毒复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探讨了血清康复疗法与疫苗联合使用可能带来的协同效应,以及这种联合疗法在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病毒传播方面的潜力。
何启盖教授报告了猪传染病诊断技术的新进展。他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一种基于浮栅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FG CNT-FET)的便携式免疫传感器,用于快速、灵敏、准确地识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该便携式免疫传感器能在1分钟内完成检测,并准确区分PEDV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检测阈值低至8.1 fg/mL(重组PEDV-S蛋白)和100.14 TCID50/mL(PEDV病毒粒子),是目前报道的PEDV抗原检测方法中最低的检测限。这一成果不仅在实验室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更因其便携性,为农场大规模现场监测传染病提供了可能。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徐健教授报告了基于拉曼组学的单细胞水平病原体快速鉴定、药物敏感性测试及溯源分析研究。其团队通过创新的拉曼组学技术,开发了一种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快速鉴定病原体、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进行溯源分析的新方法。与传统的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比,该技术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一成果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技术还能够追踪病原体的来源,为疫情溯源和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与大会场同步,17日还举办了青年论坛分会场,共有16位青年学者就非洲猪瘟、弓形虫、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耐药性等热点研究问题作报告并和参会专家开展讨论。
Animal Diseases副主编、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彭贵青教授主持了17日上午的青年论坛。
武汉大学赵海艳团队设计开发了针对新型高致病性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的纳米颗粒疫苗和中和性单克隆抗体。NiV是一种具有广泛宿主性的人兽共患病毒,感染人类后致死率可高达75%,目前临床上缺乏获批的特异性防治手段。其团队选取G蛋白头部域作为抗原靶标,以铁蛋白(ferritin)为载体,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疫苗,并分离了一批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单克隆抗体(mAb)。该疫苗能够诱导产生抑制多种NiV感染的广谱中和抗体,并对NiV感染的仓鼠提供完全保护,有望为进一步开发为NiV的广谱候选疫苗。
江苏省农科院杨姗姗博士报告讨论了冠状病毒在养猪业中的挑战及LA作为潜在治疗手段的研究。个人流行性腹泻病毒(SPDV)对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现有疫苗无法完全预防。会议介绍了养猪业面临的防御挑战,并分享了实验结果:LA作为一种天然饲料化合物,能抑制并延缓冠状病毒感染,促进肠道恢复。此外,LA还展现出对AKT磷酸化的抑制作用及激发树突状细胞活性的潜力。整体而言,LA被视为对抗养猪业中冠状病毒感染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朱紫祥研究员探讨了口蹄疫病毒(FMDV)的研究与控制策略。他指出,近年来口蹄疫在多个省份频发,主要由O型病毒引起。为控制疫情,采取了限制动物产品流通和屠宰感染动物等措施。其实验室研究聚焦于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及疫苗开发,发现病毒基因组中的关键区域影响宿主特异性,且病毒能抑制先天免疫系统并重新编程宿主细胞代谢。疫苗开发方面,通过优化病毒基因组和疫苗生产细胞系,提高了抗原的免疫活性和稳定性。
华中农业大学叶静教授报告探讨了黄病毒属(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寨卡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发现其NS1和NS1'蛋白在突破血脑屏障中起关键作用,MIF在JEV感染致血脑屏障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TNF-α抑制剂可减轻寨卡病毒引起的胎盘损伤。此外,黄病毒属还能感染男性生殖道,引起损伤和炎症。研究还揭示了细胞外囊泡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有助于病毒进入细胞并穿越组织屏障。这些发现为理解黄病毒属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华中农业大学彭忠教授报告了聚焦于多宿主病原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KP)的耐药性(AMR)和毒力的全球动态变化。KP作为一种重要的超级细菌,在人类医疗设施中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严重的耐药性。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密切接触可能促进了KP耐药性和毒力的发展和传播。通过对来自全球的2800多株KP菌株的序列分析,其团队观察到这些菌株在遗传上没有明显的界限,暗示了跨物种传播的可能性。此外,K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在2000年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这一趋势与全球抗生素限制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其研究工作为全球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华中农业大学周艳荣副研究员报告探讨了PD-CoV感染对细胞代谢的影响。报告指出,PD-CoV感染降低了糖基化和TCA循环(三羧酸循环)的活性,诱导了非沃伯格效应,即能量代谢从TCA循环转向糖酵解。此外,感染还导致非必需氨基酸减少,特别是谷氨酰胺等,这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和MTOR(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有关。研究还发现,感染诱导了线粒体断裂损伤,并影响了氨基酸的代谢途径,如程序性代谢。这些发现为理解病毒感染如何影响细胞代谢提供了新的视角。
华中农业大学周明副教授报告题目是《狂犬病毒基质蛋白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的机制》。其研究揭示了狂犬病病毒(RABV)可以通过其基质蛋白(M蛋白)来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进而逃避宿主先天性免疫反应,从而显著提高了RABV入侵CNS的病毒载量,导致死亡率显著升高。该研究为狂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华中农业大学赵亚博士的研究报告指出,猫和狗可能感染SARS-CoV-2并产生不同的中和抗体,且感染后大多无临床症状。鉴于犬猫感染后无症状且核酸检测窗口期短,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快速血清学检测方法,该方法显示出高特异性、稳定性和灵敏度,能有效检测动物血清中的抗体。同时,研究还探索了SARS-CoV-2在伴侣动物中的预防策略,包括开发动物用疫苗,以阻断可能的人畜传播链。
南京农业大学武琳娟副教授报告探讨了蚊媒病毒(如登革热、寨卡病毒)对全球公共健康的威胁,并探讨了泛素化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她指出,病毒利用宿主的泛素系统调节蛋白稳态,促进感染。研究显示,通过RNAi技术敲低蚊子中的特定泛素连接酶,病毒载量显著下降,传播效率降低。这一发现表明,泛素连接酶抑制剂有望成为抑制登革病毒感染和传播的新药物靶点,为蚊媒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华南农业大学许瑞副教授作报告《微小隐孢子虫存在多种磷酸葡萄糖利用途径》。她指出,隐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隐孢子虫特有的饲养细胞器上包含多种转运蛋白,有利于虫体与宿主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虫体特殊的糖酵解途径可能是隐孢子虫防治的新方向。这一研究进一步阐明了隐孢子虫的营养获取途径以及虫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抗隐孢子虫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方向。
扬州大学李拓凡教授报道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Env(ALV-J)蛋白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其团队首次发现Env跨膜部分的G37蛋白C端影响ALV-J的致病性,明确了ALV-J参与SNP-2相关信号通路以及SHP-2对ALV-J复制的影响,发现了内源性高表达SHP-2的LMH细胞可以高效分离ALV-J。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究ALV-J致病致瘤机理、抗ALV-J药物的研发以及提高ALV分离效率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川农业大学王一平教授报道了γ疱疹病毒介导的抑制揭示了EWSR1在病毒感染与B细胞反应中的作用。其团队通过创新性利用动物疱疹病毒MHV68体内感染模型,发现MHV68 miRNA分子miR-7-5p靶向抑制宿主因子EWSR1促进病毒在生发中心B细胞中建立潜伏感染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揭示了EWSR1在B细胞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证实EWSR1能通过抑制前体生发中心B细胞的产生来负调控生发中心B细胞反应,从而避免引起过度的体液免疫,精细调控免疫稳态。
Animal Diseases副主编、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赵凌教授主持了17日下午的青年论坛。
浙江大学何放教授探讨了病毒自噬模拟作为一种提高PCV2 VLP疫苗有效性的策略。她指出,病毒样颗粒(VLP)是自组装纳米粒子的一种,因其稳定性和能够呈递多个抗原副本而被视为高效的疫苗平台。PCV2 VLP作为一种商业疫苗,已被证明对PCV2具有良好效果,并能提供对其他圆环病毒亚型的交叉保护。研究表明,VLP能够被免疫细胞有效内化,并激活自噬过程,促进抗原降解成多个片段,这些片段进一步激活T细胞反应,增强抗原呈递效率。基于这些发现,未来可开发出针对猪病原体甚至人类病原体的通用疫苗。
中国农业大学高鹏副教授研究团队最近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JXwn06菌株的5'UTR(非翻译区)中发现了含有调节细胞炎症的上游开放阅读框(uORF)。研究发现失活uORF2的突变病毒(Mut2)与野生型病毒(WT)的复制水平相同,但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诱导了更高水平的炎症细胞因子(例如TNF-α、IL-1β和IL-6),与更严重的肺损伤和更高的死亡率相关。这一研究为理解PRRSV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吉林大学张海丽教授的研究团队在狂犬病病毒(RABV)的P蛋白与宿主Snapin蛋白互作激活GSK3β-NF-kB信号通路促进病毒复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发现,RABV感染能够诱导宿主细胞中Snapin蛋白的表达,进而促进RABV的复制,使感染小鼠表现出更早的临床症状和更高的死亡率,为狂犬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孙英杰教授的研究团队深入探讨了病毒诱导的代谢重组机制,特别是天冬氨酸合成和嘧啶复合物在抗病毒靶点调控中的作用。研究揭示了病毒如何通过代谢重组来劫持宿主细胞的代谢资源,为病毒复制提供必需的代谢物。这一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病毒如何利用宿主代谢途径的理解,也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年11月17日下午举行了2024 RENOFARM青年墙报挑战赛决赛,Animal Diseases编委、联合国粮农组织One Health技术官蔡畅教授主持了FAO青年墙报挑战赛决赛Turbo Talk和优秀Poster评选环节。入围决赛的11位选手以在线或现场形式进行了现场展示,专家评审团经现场评分,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4名。研讨会闭幕式上,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发了由华中农业大学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颁发的“获奖证明”和奖品。
Animal Diseases、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执行主编崔旻教授主持了17日下午的闭幕式。美国医学院院士、堪萨斯州立大学Jürgen A. Richt教授作闭幕报告《牛型流感:实验性H5N1 2.3.4.4b分支病毒在家畜中的感染》。他指出,H5N1流感病毒在小牛中的感染可能导致轻微的临床症状,且病毒脱落的时间有限,证明呼吸道传播可能不是H5N1病毒在牛群中的主要传播方式。初步感染途径可能是通过挤奶和挤奶程序。这些发现对于农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此外,他还强调了“同一健康”概念的重要性,指出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类似的传染病,其研究为H5N1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了新的视角。
Richt院士作报告
最后傅振芳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表示,本届研讨会邀请的42位专家就流行病学、病因学、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预防和控制技术等各个主题进行了深刻和信息丰富的演讲,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技术在疾病监测和控制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部门在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方面合作的重要性。青年墙报挑战赛则展示了年轻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减少动物疾病所需抗生素和促进同一个健康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想法,并发布了2026年第三届动物疾病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的预告。
会议搭建了同声传译系统,通过直播、公众号、视频号等形式在多个平台互动,全球科研院所、各大高校及企业的青年学者、科技工作者和学生在线上观看本次会议。研讨会得到了新华社、科技日报、江苏科技报、新华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据悉,为了更好地应对动物及动物源性疾病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动物疾病》杂志于2022年牵头发起了“动物疾病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于疫情的影响,首届会议以线上形式进行,2022年来自7个国家的36位优秀科学家做了精彩报告,14个国家35,000余人次参与了线上讨论。“第三届动物疾病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将于2026年11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