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中农业大学科发院期刊中心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术动态  -  正文

增刊也应保有学术期刊的操守

作者:

发布:2011-02-24

 

“见过评职称抄论文的,没见过抄得这样明目张胆的。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收到读者许隆洋 (化名)的来信称,他经调查发现,山东省枣庄电视台副台长兼广告中心主任张静参评副高级职称的10篇论文,竟然都涉嫌抄袭,有的篇目甚至“通篇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记者调查发现,涉嫌抄袭的10篇论文,集中发表在 《现代视听》2009年的两期增刊上。 (中国青年报221日)

  虽然《现代视听》编辑部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有权利人或第三人向编辑部反映杂志所刊载的论文涉嫌抄袭,无论是发表在常规刊还是在增刊上,编辑部都会与投稿者核实相关情况,按程序处理。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学术期刊的增刊,几乎是完全为发表论文而存在的。

  其实,学术期刊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增刊基本上是“定制”的,常规期刊的订阅者,大多收不到增刊。形象点说,这份增刊,读者只有编辑和作者,以及职称评审专家。中国青年报在216日题为 《中学政治教师为纠正教材错误研究金融学7年》的报道中,也提到有关学术期刊增刊的“故事”。这位中学教师得知自己的论文发表的“专辑”一文不值之后,致信该刊编辑部,愿意再出800元钱,要求将论文发表在正刊上。编辑部回信说,“文章的学术价值,至少本刊相关编辑对此并不认同”,故只能发在注有“专辑”字样的增刊里。意思很明显,专辑文章的质量,就连编辑自己也不认同。或许在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看来,常规刊和增刊,是各取所需:前者更注重学术价值,需要保证质量,因此审稿相对较严,每期的数量也不多;后者则是解决一些人评职称、攻学位的发表论文需求。而且,这似乎是一个“多赢”的选择——期刊通过常规刊,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增刊,进行了创收;学术研究人员,在常规刊上发文,其学术价值得到认可,而增刊,大家早已你知我知,不必深究。更吊诡的是,这样的增刊论文,居然也通过了评审专家的“火眼金睛”,这只能说明,评职称看论文,不过是一场游戏。

  我国学术不端的高发、学术风气的浮躁,是一个从学术制度到个人,从考评体系到图书出版、学术期刊,环环相扣、彼此影响的系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无疑需要学术管理、评价制度的根本调整;但与此同时,每一个环节的道德操守也十分关键。更进一步说,任何学术制度的改革和推进,最终取决于个体的共同参与,如果每个相关环节、参与个体,都突破底线,再好的学术制度,也会变形。

(作者:熊丙奇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 新闻晨报

 

联系我们

  •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 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

  • 电话:027-87287256

  • 邮编:430070

  • E-mail:hnxbl@mail.hzau.edu.cn

关于我们